微信扫一扫
朱先生坦言,平常有吃生鱼片的习惯,之所以感染这种肝吸虫病,可能与该习惯有关。
生鱼片营养丰富,味道鲜美,受到很多人的喜爱。但由于生鱼中可能含有较多的寄生虫,特别是淡水鱼,关于是否食用生鱼,曾引起过热烈讨论。
很多人认为,只要生鱼片做好消毒措施,食用时完全不必要担心寄生虫。那么,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?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!
做好消毒措施,就能放心吃生鱼片了吗?
常见的消毒措施包括芥末、醋、高度酒等。但这些消毒措施很难杀死生鱼片中的寄生虫。以肝吸虫为例,肝吸虫常寄生在淡水鱼体内,幼虫有保护囊壁,生命力顽强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海鱼就是安全的。经研究检测包括鲳鱼、沙丁鱼、大头鯹、黄花鱼等在内的22种188条鱼,除黄花鱼外,其他21种均检出异尖线虫,鱼种检出率95.5%。异尖线虫会破坏消化道,并导致人体过敏。
养殖鱼是否比野生鱼更加安全呢?
无论野生鱼类还是家养鱼类,都可能含有寄生虫。研究证明,家养和野生黄鳝中,都可能有颚口线虫。当人吃了携带颚口线幼虫的鱼类,它会像无头苍蝇在人体内乱撞,严重损害身体健康。
由于许多寄生虫感染一开始没有症状,或者症状轻微,难以察觉,等到症状出现时情况一般比较严重。因此,预防寄生虫的最佳方法还是要避免“病从口入”。
因此,在食用肉类或一些水生植物时,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:
1、煮熟、煮透,,利用高温杀死寄生虫。
2、不喝生水、脏水。
3、
自定义html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