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武清这家卖的豆浆、豆皮、素烤肉真香!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武清生活网 / 正文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武清这家卖的豆浆、豆皮、素烤肉真香!

转载 wqlive2021/07/25 07:41:13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微信公众号 作者:武清生活网 235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武清微商城-本地特价抢购平台


东马房素烤肉点击下图购买

▽▽▽


最近天气越来越热,在这样的日子里,为了清口润燥,人们多喜欢吃拌菜。若说拌菜,很多天津人对拌豆腐丝情有独钟,无论是葱香豆腐丝、黄瓜豆腐丝、金针菇豆腐丝,还是青椒豆腐丝、莴笋豆腐丝……这种既爽口又美味的小吃,是夏日里再好不过的吃食。

(图为东马房豆腐丝传统制作工艺)

武清豆腐丝有着悠久的历史,它具有做工考究、配料独特、色艳而不浓、味香而不失其本、形挺而不硬、薄而富有弹性等特点,是天津的特色名小吃。如今在武清区,东马房豆腐丝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其工艺秉承传统配料,清爽、香醇,因此远近闻名。

东马房豆腐丝点击下图购买

东马房豆腐丝最早起源于清道光年间,迄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。最早是由旧属老城关辖内黄辛庄赵记“厚德堂”豆腐丝房和东马房刘记豆腐丝房开始制作,因常年在城关大集销售,故被人们统称为“城关豆腐丝”。

在武清一带,有这样一个关于豆腐丝的传说。清康熙五十三年(1714年)三月,有一次康熙皇帝在河道总督的陪同下,驾临武清视察北运河堤防工程。其间,行至武清东郊邱古庄时,忆起老臣李炜早年告老还乡后居于该村,便传旨召见。晚膳时,李炜奉上当地特产的豆腐丝,皇上品尝后,称赞豆腐丝“味压京城”。此后,武清豆腐丝便成为贡品。至于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如今已无法考证,不过从故事中可以看出,武清豆腐丝在清康熙年间便已有之。

在武清区,东马房豆腐丝与城关豆腐丝齐名,因其做工极为考究且配料独特,所产豆腐丝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,备受食客喜爱,冯迎春是东马房豆腐丝的传承人,他告诉记者“小时候,村子里的赵姓、刘姓、陈姓、姜姓、代姓人家都会做豆腐丝。”冯迎春回忆,当年村里很多人家常年磨豆、煮豆,晾晒豆皮,走在村中经常会闻得豆香阵阵,令人回味。东马房豆腐丝的特点是口感筋道、味道醇香、切丝极细,冯迎春说,当年熟练的工人可将豆腐丝切到细能穿针。

对于东马房豆腐丝为什么这么受欢迎,冯迎春解释说:“东马房豆腐丝口感好且筋道的原因,首先是因为这里的水好,过去用井水做出的豆腐有一种自然的香醇。另外一个原因,就是多少年来这里的产品秉承传统工艺,绝不偷工减料。据老人们说,早年卤制豆腐丝要用20多味调料,遗憾的是当年的配方已经失传。不过,当地豆腐丝的筋道特色仍保存至今。东马房豆腐丝很薄又筋道,这是因为在制作时压出了豆片里的水分后才能去晾晒,待到豆片晒到冒油才好,这样做的成本很高,一斤黄豆只能出9两豆腐丝,但是口感非常好。”

冯迎春小时候是伴着村子里的磨豆声和阵阵豆香长大的,回忆过去,他说这里的人除了种地之外,平日常做豆腐丝,之后去集市售卖,一天能挣一点儿钱,生活虽不富裕,但是大家都很知足,俨然是一种田园般安闲、恬淡的生活方式。

长久以来,东马房豆腐丝都是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,生产效率和产出率都非常有限。由于远近闻名,每到过年过节时,作坊前有很多顾客排队购买,经常是制作豆腐丝的人家一天24小时制作,也无法满足顾客需求。

2013年,为保护并发展“东马房豆腐丝”品牌,进一步将豆腐丝的制作工艺发扬光大,东马房村筹集资金成立了公司,推动豆腐丝制作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。

东马房豆浆点击下图购买

▽▽▽

如今,冯迎春也在这家现代化的工厂任职,他说,虽然是现代化生产,但是并未改变传统制作豆腐丝的工艺,“只是将过去的人力和畜力拉磨改为电磨,一个小时能达到人力一天的工作量。煮豆浆时再也不用过去的大锅大灶了,用的是不锈钢蒸汽锅,这样煮出的豆浆没有煳锅的味道,不仅口感好还有利于身体健康。另外,豆浆与豆渣分离的工艺也告别了豆包布,用的是专业的分离机,还有压制豆片的时候使用的是油压机……”如今,这里的车间完全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,工人进入车间一律需要换上工作服,经过严格消毒后才被准许进入。公司生产豆制品每天消耗黄豆达7吨,在生产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,全程消毒。豆制品从流水线出来之后直接装车,蛋白质、纤维含量流失得少。

近年来,在保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,冯迎春和同伴们将产品不断向多元化发展,眼下已有豆腐丝、豆皮、豆浆、素烤肉、豆腐干以及休闲豆制食品等20余种豆制品,原汁原味地传承东马房这款百余年的美味。

东马房素烤肉点击下图购买

▽▽▽

来源:武清味道

武清招聘|二手寻人物|房产|点下方阅读原文!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